期刊简介
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6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66/R
邮发代号: 2-69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首届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1-1668
- 国内刊号:11-216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运用熄风定摇汤加味治疗颈性抽动症体会
颈性抽动症病在肺肝,病性为痰热,临证在验方熄风定摇汤基础上加味,分经用药.同时重视情志、怡情养性,从肝着手,着眼于平、疏、清、柔以止肝动,以及调脾和中,注意食疗.......
作者:刘莎莎;陈汉江;马融 刊期: 2013- 23
-
《伤寒杂病论》中黄芩与黄连的运用规律
黄芩、黄连均为临床常用清热药,但其功效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含黄芩、黄连的方剂进行归纳,从症状、病机、功效、药物配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探求张仲景对黄芩、黄连的运用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陈晓晖;孔祥亮;何新慧 刊期: 2013- 23
-
“类法”研究岭南医学——兼谈岭南扶阳资料的循证研究
岭南医学常以名家、群体医家及学术流派为载体,既往以内、外、妇、儿等学科分类的研究方法,是“事类相从”治学理念的一种体现.立足于该理念,我们提出以“病机-治法”为纲目,各类治法联系古今医家与临床各科的“类法”研究思路,用以解读岭南医学.展开岭南地域学术资料的循证研究,将有助于实现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循环.研究过程中若能基于“类法”与循证理念,或更进一步地实现岭南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发扬.......
作者:杨志敏;范宇鹏;管桦桦;孙海娇;老膺荣 刊期: 2013- 23
-
从络病理论探讨白癜风辨治机理
总结白癜风的疾病特点和病因病机,结合中医学络病理论,提出白癜风从络病辨治的思路,认为白癜风的发生、发展、变化是皮肤因虚感邪,入于皮肤络脉,络脉瘀滞,日久邪(毒)瘀伤正,形成虚、邪(毒)、瘀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终至痰瘀浊毒痹阻络脉.治疗方面宜采用“通补”结合的治疗法则,具体有扶正固本、通经活络、驱邪解毒等方法.......
作者:王丽;周冬梅;王莒生 刊期: 2013- 23
-
中医“五态人”体质特征分析
探索《黄帝内经》中“五态人”的体质特征.利用五态人格测验、五五体质检测量表从9606份全国样本有效数据中抽取五种人格典型的数据组成典型“五态人”组,分析“五态人”体质均值与全国常模水平的差异,发现按照不同人格特征进行分类的“五态人”具有不同的体质特征.......
作者:王昊;杜渐;邵祺腾;李黎;杨秋莉 刊期: 2013- 23
-
“跨界思维”与中医的跨学科思考
学科是依据共性特征划分而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其边界往往具有两面性,难以覆盖新兴学科.作为综合性科学的中医学,具有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的双重性.这些决定了中医学术研究需要“跨界思维”,采用全球化视野,多角度看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也就需要中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整合.跨学科研究,将突破研究的瓶颈,引发中医药创新的源泉.......
作者:杨奕望;李文彦 刊期: 2013- 23
-
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中医学很早就运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以广阔的视野,跨领域、多学科渗透,相互为用,创建不同于西医学的认识生命和疾病的医学探索与实践的范式,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实用性和永恒的生命力,体现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奠定了中医学全面的科学基础,也确定了中医学存在和发展的合法地位,具有生命科学前沿学科的特征,为医学乃至当代复杂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也增进了......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13- 23
-
红花提取物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兔股骨头组织ERK、JNK和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花提取物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髓芯减压组、生理盐水+髓芯减压组、红花提取物+髓芯减压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不予处理,髓芯减压组仅行髓芯减压术,生理盐水+髓芯减压组采用髓芯减压术配合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红花提取物+髓芯减压组采用髓芯减压术配......
作者:万甜;吴敏瑞;齐振熙 刊期: 2013- 23
-
四逆汤及其拆方心脏毒性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四逆汤方药不同组合配伍对大鼠心脏的影响,探讨四逆汤配伍的减毒机制.方法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附组、干姜组、炙甘草组、生附+干姜组(3∶3)、生附+炙甘草组(3∶2)、干姜+炙甘草组(3∶2)、生附+干姜+炙甘草组(3∶3∶2),每组20只,各组药材提取液的终浓度均为1g/ml,根据动物体重按2ml/kg给药.采用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后,心电图连续描记120min.以给药后出现频......
作者:熊永爱;黄勤挽;杨明 刊期: 2013- 23
-
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SE和GFAP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SCs组、联合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1天MSCs组、联合组尾静脉注入含2×106个MSCs悬液;造模前3天开始联合组给予补阳还五汤10ml/kg,假手术组、模型组、MSCs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0天.采用免疫组......
作者:张运克;高峰;张丹;杨广华;刘颖;杨俊红 刊期: 2013- 23
动态资讯
- 1 浙贝母治疗精液不液化有良效
- 2 威灵仙治疗呃逆
- 3 肾虚证与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联
- 4 活血益气方及其拆方对缺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5 中药配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
- 6 脾实证与繁木泻土
- 7 李海松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 8 癌毒病机理论探讨
- 9 李七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
- 10 小儿腹泻有何外治方法?
- 11 马龙伯运用三期分治法治疗崩漏经验
- 12 益母草治疗荨麻疹
- 13 益气软肝方与肝刺激因子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对照研究
- 14 张元素未列入金元四大家原因探讨
- 15 更年舒心汤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86例临床观察
- 16 重用何首乌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有效
- 17 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80例临床观察
- 18 李士懋运用寒痉汤治疗寒证痿痹经验
- 19 论玄府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 20 孙同郊治疗老年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