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6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66/R
邮发代号: 2-69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首届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1-1668
- 国内刊号:11-216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31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参葵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2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对照组加服参葵通脉颗粒安慰剂,均每次1袋,每日2次,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生活质量积分、心功能分......
作者:严士海;王道成;沈竹阳;刘福明;李婕;周仲瑛;李七一 刊期: 2018- 04
-
青黄散胶囊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5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青黄散胶囊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50例,其服用青黄散胶囊至少24个月(每日0.3g,晚饭后服用),同时联合雄激素和补肾健脾中药汤剂口服.观察患者治疗3、6、9、16、24、30、40个月的外周血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ANC),评价各指标获得血液学进步的例数及时间,并对不同危险度、骨髓增生程度患者......
作者:朱千赜;胡晓梅;王洪志;王德秀;杨秀鹏;许勇钢;郭小青;麻柔 刊期: 2018- 04
-
12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药治疗意愿的横断面调查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意愿与需求,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搜集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应用中医药治疗情况及意愿.应用Epidata3.1和SPSS20.0软件进行资料录入和统计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意愿、主要应用人群.结果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问卷1286份,其中合并视网膜病变者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合并视网......
作者:贾丽燕;赵楠琦;石劢;王晓;严晓艺;来保勇;刘兆兰;刘建平 刊期: 2018- 04
-
浅论近代学者的古医籍语词训诂
近代学者的古医籍语词训诂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为当今研究古医籍中的语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总结近代学者对古医籍中语词训诂的研究概况,认为近代学者从运用形、音、义相结合的传统训诂学方法训释词义,从医理角度进行训释,解释命名理据,并提出新见解以开拓思路,为现代中医训诂提供了借鉴.......
作者:尉捷;吕晓雪;王育林;刘铄川 刊期: 2018- 04
-
《伤寒论》法方禁例与医源性变证的防范
《伤寒论》是一部以六经辨证体系为基础,运用四诊八钢,对疾病各阶段的辨证论治进行全面阐述的集古代医学大成之作.对《伤寒论》中立法用方有关禁忌的条文进行整理,如方药禁例中的桂枝汤禁例、栀子汤禁例、小柴胡汤禁例,治法禁例中的下法禁例、汗法禁例,从其避免医源性变证方面进行分析探索,以期对现代中医临证遣方用药起到警示作用.......
作者:朱仕兵;卢艺;潘振亚;邓曼 刊期: 2018- 04
-
浅析中药煎法之煎汤代水
煎汤代水是指将处方中的某些药物先行煎煮,去渣取汁,再以此药汁作为溶媒煎煮其他药物的中药煎法.在历代医籍中多有提及,张仲景、叶天士、王旭高、费伯雄、张简斋等运用此法深有妙义,然今世医家鲜有用之.煎煮之法,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
作者:谢妍;沈澍农 刊期: 2018- 04
-
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阳虚型口腔溃疡
结合《易经》《黄帝内经》提出“内阳外阴”的人体阴阳本体结构,在此基本结构下阴阳才能根据各自的特性完成阴阳之间的气化交感,并在此结构指导下运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阳虚型口腔溃疡.阳虚型口腔溃疡的根本病机在于阳虚阴盛、虚阳外浮,治疗上应注重标本兼治,固本收功.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总结阳虚型口腔溃疡的治疗经验,并举病案一例.......
作者:郑盼;唐农;莫秋兰;覃绿星 刊期: 2018- 04
-
脾肾同调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期
临床诊疗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大部分处于亚急性期,表现为轻度活跃的皮损、间断低热、关节痛、少量但持续存在的蛋白尿等.在缓慢撤减激素的同时中药协同治疗展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采用脾肾同调法能够改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减少复发、调节免疫.从中西医角度阐释脾肾同调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期的理论依据及临床意义,并附医案一则.......
作者:尤雯丽;艾儒棣;陈明岭 刊期: 2018- 04
-
从中医玄府理论探讨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治
系统性硬化症可归属于中医学“皮痹”范畴,但往往累及肺脏,演变为“肺痹”“肺痿”等病.以玄府理论为指导,系统阐述玄府与系统性硬化症的相关性,认为玄府致病主要病机可归纳为气失宣通、津失布散、血行瘀阻、神失所用四类.从开玄府角度论治系统性硬化症可分为用药以辛为主的直接开通玄府法,用药以通为主的间接开通玄府法,以此分析玄府及开通玄府法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指导临床.......
作者:苏敏慧;陈剑梅;钱先 刊期: 2018- 04
-
基于脑肠互动探讨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
通腑泻热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法则,但其治疗机制仍未明确.结合近期脑肠相关研究结果,从脑肠互动、脑-肠轴、脑肠肽、肠道菌群角度对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脑-肠轴为阐明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奠定了基础,脑肠肽是研究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物质基础,而肠道茵群则是治疗的重要靶点.认为机体通过脑-肠轴调节脑肠功能,形成脑肠互动,脑肠肽、肠道茵群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脑肠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
作者:李建香;过伟峰;傅淑平;袁梦果;刘云芳;顾恒 刊期: 2018- 04
动态资讯
- 1 中药儿茶含服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30例
- 2 取材五不厌着墨落十行--谈中医论文的写作体会
- 3 益肺宣肺降浊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107例临床观察
- 4 人参皂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5 旱莲草可降低血粘度
- 6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证治与子宫内膜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 7 防风善治高热惊搐
- 8 大处方的弊端
- 9 中药解郁丸治疗失眠31例临床观察
- 10 李安源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 11 POEMS综合征病案
- 12 补肾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0例疗效观察
- 13 如何选用中药治疗眩晕?
- 14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证治及用药
- 15 健脾益肺、峻泻利水法治疗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1例
- 16 抉择与突破--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探索
- 17 化痰熄风方药联合西药治疗癫痫30例临床观察
- 18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 19 正确认识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中应用的现状
- 20 食管安颗粒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