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6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66/R

邮发代号: 2-69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首届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1-1668
  • 国内刊号:11-216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医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参黄散贴剂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不全患者的促康复作用——110例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参黄散贴剂敷神阙穴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不全气滞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2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不全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参黄散组和安慰剂组各110例.参黄散组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参黄散贴剂,以肚脐(神厥穴)为中心贴于腹部,每日1次,共治疗7日;安慰剂组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安慰剂贴剂,给药方法同参黄散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蠕动恢复情况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作者:魏星;裘华森;张琪;李德川;孙元水;李刚;陈德兴;张竝 刊期: 2014- 05

  • 益肾活血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原发性O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0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中肾阳虚血瘀证、肾阴虚血瘀证、脾肾亏虚血瘀证各50例,分别服用骨松强骨方、骨松健骨方、骨松益骨方;对照组中肾阳虚血瘀证、肾阴虚血瘀证、脾肾亏虚血瘀证各30例,均服用仙灵骨葆胶囊.两组均治疗12周,随访至48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密度、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

    作者:孔西建;吴丹;叶进;翟远坤 刊期: 2014- 05

  • 健脾益气降浊方配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8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降浊方配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片),每日均1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益气降浊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中医症状积分、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2.8......

    作者:陆新;张瑶光 刊期: 2014- 05

  • 化浊解毒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胃液成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和胃方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259例CAG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22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和胃方口服,随症加减,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表现、病理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检测胃液pH值、游离酸、胃蛋白酶、黏液值及胆汁酸值.结果治疗组......

    作者:张金丽;王彦刚;周盼盼;石海亮;李佃贵 刊期: 2014- 05

  • 风药调肝探讨

    历代医家运用风药疏肝已成为临床治疗特色之一.认为风药味薄气轻,辛散而升发,灵动而善行,具有行气、活血、升阳、助补、解郁、制亢等功能,顺应肝之生理,制约肝之病理,能对肝脏发挥调理之用,不仅包括疏肝,还包括柔肝、养肝、平肝、散肝、泻肝、补肝等综合作用.......

    作者:孙飞;周海虹 刊期: 2014- 05

  • 刍议汗法与寻常型银屑病治疗

    汗法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法则,是常用的祛邪途径与措施之一.汗法不仅可用于表证,还可以作为主要或辅助方法用于内、外科等疾病的治疗.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从给邪找出路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治疗银屑病中配合汗法的思路,通过“病邪在表,汗以透邪外达”;“邪气在里,汗以开门逐盗”;“邪盛变证生,汗以拔疾除疴”三个层次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作者:王建茹;唐雪勇;杨志波;刘翔 刊期: 2014- 05

  • 王旭高辨治痰证特色探析

    王旭高为清代著名医家,通过研究《王旭高医案》《王旭高医书六种》中有关痰证医案和论述,分析和总结了王旭高对痰证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治疗痰证的特色治法及其用药特点.......

    作者:章程鹏;王平 刊期: 2014- 05

  • 五草汤加大蒜浸液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115例

    目的观察五草汤加10%大蒜浸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104例.治疗组予以五草汤加10%大蒜浸液保留灌肠,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日;对照组口服头孢拉定片0.5g,甲硝唑片1.0g,均每日4次,7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停药后4周)进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

    作者:梁智东;冯惠珍;苏大年;雷学剑 刊期: 2014- 05

  • 运用调更降压方治疗女性围绝经期高血压病

    女性在围绝经期阶段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分泌水平降低,内分泌紊乱,易出现头晕目眩、心悸、胸闷、失眠、血压升高且不稳定等症状.临床治疗应从肝、脾、肾辨证,以调更降压方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

    作者:尹萌萌;陈兴娟;杨传华;尤可 刊期: 2014- 05

  • 功能性消化不良从脾论治理论探讨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的病因与中医“嘈杂”、“痞满”、“胃脘痛”具有高度相关性,病理特点甚为相似,嘈杂病机为脾胃虚弱为本,痰湿、热邪、气郁等为标;痞满病机是脾胃功能障碍,导致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胃脘痛病机为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胃气郁滞、不通则痛.故强调从脾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吕林;黄穗平;唐旭东;王凤云;王静;罗仕娟;康楠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