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出版部门: 《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6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66/R

邮发代号: 2-69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首届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001-1668
  • 国内刊号:11-216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医杂志2017年第17期文章
  • 络风内动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

    基于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理论内涵,结合络病与病络相关概念,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属于络脉为病范畴,具备多虚、多瘀、多变特点,加之其病理变化极具风证表现,提出络风内动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核心痛机.根据枸建络风内动模型的实践,进一步佐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与络风内动的高度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李红梅;王婧文;孙晓婷;王显 刊期: 2017- 17

  •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念在岭南地区的应用

    研究分析《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论,结合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和人群体质特点,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论述岭南地区民众及岭南名老中医的养生理念.《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念对于岭南地区人民的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林玉敏;江钢辉 刊期: 2017- 17

  • 从阳气亏虚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及应对策略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但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发生EGFR-TKI耐药.中医学认为,阳气亏虚是导致肿瘤的发病因素,阳气不足导致癌毒内生、促进有形实邪的形成.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以温阳法为主的中医药治疗可以抑制EGFR-TKI耐药,提高EGFR-TKI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NA基因以及雌激素受体表达、对抗肿瘤异质性、调节肿瘤微环境有关......

    作者:刘磊;李振祥;肖军;林家茂 刊期: 2017- 17

  • 基于“脾胰同源”理论从脾论治糖尿病

    从中医角度出发阐释“脾胰同源”学说的学术渊源,认为“脾不散精”是导致糖尿病的基本病机,脾散精功能受损,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而是聚为“糖浊”,表现为血糖升高.从脾辨治糖尿病,临证时健脾益气,助脾升清;补脾阴,清内热;并兼顾肝肾,辅以化痰活血之法,将“治脾即是治胰”的治疗理念应用到糖尿病的防治之中.......

    作者:晁俊;刘桠;钟文;方传明;谢春光;高泓 刊期: 2017- 17

  • 取象比类思维下的中药药性理论探析

    通过查阅中药药性理论古代医籍,将其中基于取象比类思维指导下的中药药性理论进行整合分析,发现取象比类思维被广泛运用于涵盖中药命名、四气五味、趋向性、归经、毒性以及炮制等中药药性理论中.其中基于取象比类思维的中药命名包括取性状、取药性气味功能、取生成环境而命名;四气五味包括以性状、以生成、合体用而定;趋向性包括以阴阳定清浊升降、以气味厚薄论升降、以形质生成定趋向;归经包括以形归经、五行归经论、经络脏腑......

    作者:康砚澜 刊期: 2017- 17

  • 中国古代本草的性与效

    中国古代本草传统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医疗实践过程中对药物功效的累积认识,同时又与不同时期用不同药性理论来阐释功效机理的博物学传统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的集结成书是中医学本草传统得以初步形成的标志,两书对药性与功效有相对完整的表述,但所关注的焦点有所差别.《神农本草经》以后,以药性阐释功效逐渐成为本草学的发展趋势与基本特色,明清时期大量本草注释著作的出现使这种特色进一步凸显.......

    作者:刘鹏 刊期: 2017- 17

  • 当代中医病机概念的演变

    通过考察全国统编1至9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及中医诊断学教材,对比分析这些教材中病机概念的内容及理论结构.认为现代中医病机概念的内容主要是机制,在其概念的构建过程中,病理概念的影响极大,这与古代病机的内容强调“关键”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治思路上从处理“关键问题”到处理“抽象概念”这一方面.这种转变与现代中医受西医的影响,强调“机理”“机制”等内容,使古代中医中的“象”被边缘化有关.......

    作者:王维广;陈子杰;王慧如;李梦琳;梁艳;刘金涛;翟双庆 刊期: 2017- 17

  • 参芪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腓肠肌病理形态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芪复方对2型糖尿病骨骼肌损害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8只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芪复方组及西格列汀组,每组6只;另设Wistar大鼠6只为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饮食连续8周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同时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均按5ml/(kg·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参芪复方组按1.44g/(kg·d)给予参芪复方浸膏灌胃,西格列汀组按16mg/(......

    作者:钟文;谢春光;刘桠;朱海燕;高泓;贾华楠 刊期: 2017- 17

  • 百合知母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百合知母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百合知母汤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10%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以及2%OVA超声雾化吸入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每次雾化之前30min,百合知母汤组给予百合知母汤3.68g/(kg·d)灌胃,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2mg/(kg·d)灌胃,......

    作者:司晓丽;王燕;党文呈;李双燕;赵敦;朱向东 刊期: 2017- 17

  • 李士懋“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学术观点初探

    总结李士懋“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学术观点为6个方面.1)论诊断重脉诊:创立了脉诊辨证大纲说、虚实脉诊大纲说、气血脉理大纲说,提出了脉诊新说;2)论三法重汗法:将辛温发汗法既用于治疗实寒证,也用于治疗虚寒证;3)论伤寒重阳虚:认为内伤阳虚证是外感风寒侵袭的重要原因;4)论温病重火郁:首次明确指出温病的本质为郁热,善用以透为核心的清、透、滋三法治疗温病,创制新加升降散治疗郁热;5)论疑难重痰瘀:认为现......

    作者: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 刊期: 2017- 17